全州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
2025-07-11 08:30:50

深圳隊則遭遇近期的三連敗。

楊建民認為,2021年疫情在拉美繼續蔓延,加劇當地民眾對經濟衰退、貧困、腐敗、缺乏工作機會等問題的關切,減少衛生部門支出等右翼政策的負麵作用也凸顯了出來。美國正在失去拉美嗎?這一輪拉美左翼回潮對中美意味著什麽?相較於右翼,拉美左翼與中國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上相對更接近,一些國家的左翼執政聯盟中就包括共產黨。

全州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

周誌偉對《環球時報》記者分析,與查韋斯一代的拉美左翼人物相比,新左翼的政治開放度可能更高,因為他們需要爭取更多政治力量的支持,所以在意識形態上或更溫和、包容。更多拉美國家出現左翼回潮:去年11月底舉行大選後,洪都拉斯迎來該國史上首位女總統希奧瑪拉·卡斯特羅。不過接受《環球時報》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,真正決定左翼能否在拉美崛起的是今年巴西和哥倫比亞的總統選舉。

全州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

轉眼間,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一個工人階級社區裏,他已然成為左翼政治運動的領軍人物。值得一提的是,卡斯特羅的丈夫是洪都拉斯前總統塞拉亞,他曾以牛仔帽和濃密的小胡子而聞名,和已故的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是同時代的拉美左翼人物。

全州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

在智利這樣一個幾十年來深受新自由主義影響的國家,博裏奇的脫穎而出極不尋常。

2021年,秘魯也迎來了一位農村教師和工會活動家出身的左翼總統佩德羅·卡斯蒂略。前段時間,巴西前總統盧拉明確表達參選總統的意願。

半島電視台稱,盡管每個國家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,但觀察這股潮流將去向何方是非常有趣的事情。比如博裏奇的競選綱領有明顯變化,前期提出的一些較激進的措施後來出現緩和的趨勢。

從卡斯特羅和切·格瓦拉時代起,拉丁美洲在世界進步主義者的想象中就具有不尋常的影響力。原標題:[環時深度]鍾擺提速,拉美政壇再度向左轉?[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]編者的話:當博裏奇上個月當選新一屆智利總統時,世人驚訝於他年僅35歲,但更驚訝於在一個大選向來是右翼與極右翼對決的國家,一名左翼政治運動的代表性人物脫穎而出。

(作者:鄒城外圍)